在(zai)(zai)豫(yu)西伏牛山腹地,藏(zang)著一片赤紅如焰的丹霞秘境——龍潭大峽谷。這片鬼斧神工的奇景,早(zao)在(zai)(zai)2013年(nian)就獲評國家5A級旅游景區(qu),卻(que)在(zai)(zai)2017年(nian)墜入債務深(shen)淵(yuan),成為國內(nei)首個“倒下”的5A景區(qu)。
沉寂五年后,2022年洛陽文化旅游投資集團的“妙手”,讓景區重煥生機。如今,谷底的流水聲再次與游人的驚嘆交織,昔日冷清的棧道重現人潮。數據見證這場華麗“逆襲”:2024年,旅游總收入飆升至9774萬元,比破產前翻了近五倍,還帶動周邊超2億元的綜合收入。從跌落神壇到網紅打卡地,這場涅槃背后藏著怎樣的破局密碼?
破局:當國企基因注入山水肌理
2022年6月,洛陽文旅集團接過龍潭大峽谷景區的“接力棒”,以沉浸式體驗為畫筆,蘸取新文旅發展理念的“墨汁”,在這片山水畫卷上揮毫潑墨。面對文旅產業的新機遇,洛陽文旅集團憑借國企資本和資源優勢,高效推進提質增效:通過筑牢團隊根基、打磨優質服務、創新考核機制、搭建標準化體系,讓沉寂的龍潭大峽谷在短短時間內破繭成蝶,重獲
“新生”。
“景(jing)區(qu)(qu)要(yao)活,先得讓(rang)服(fu)務‘站(zhan)起來’。”龍潭大峽(xia)谷景(jing)區(qu)(qu)負責人、洛陽萬山湖(hu)旅游有(you)限公司董事長(chang)李建倉的辦(ban)公桌上,擺著本(ben)磨破邊的《景(jing)區(qu)(qu)標準化服(fu)務手冊》。翻開扉頁,“晨會七步法(fa)”的流程圖旁貼著張泛黃的便(bian)簽——那是(shi)重整初期(qi),他蹲在檢票口統計游客抱怨(yuan)時寫下的37個問題。
“我們系統升級售驗票、停車等基礎設施,完善景區服務,提升游覽便利與舒適度;推進業態融合,注入漢服文化、康養休閑等元素,打造沉浸式項目,以年輕化消費場景增強景區吸引力;同時完成總體規劃編制,為索道、游客換乘中心建設提供依據,科學規劃景區可持續發展路徑。”李建倉說。
最妙的是業態創新:當漢服小姐姐在“龍潭秘境”沉浸式劇場舞袖時,千年紅巖成了天然幕布;康養中心的艾草香混著峽谷負氧離子,讓都市人枕著溪流聲卸下疲憊;地質研學營里,孩子們用放大鏡觀察12億年前的波痕化石,驚呼聲驚飛了枝頭的山雀。
匠心:132項標準織就服務密網
在(zai)景(jing)區(qu)商業管理部負責(ze)人陳騰乾的(de)(de)辦公室里,墻上的(de)(de)“服務積分(fen)制”公示牌格(ge)外(wai)醒目。工作人員(yuan)的(de)(de)照片旁,貼滿了游客(ke)手寫的(de)(de)表揚便簽——幫游客(ke)找回遺落的(de)(de)手機、用針線包修補破損(sun)的(de)(de)背包帶(dai)、為低血糖(tang)游客(ke)沖調紅糖(tang)水……這些細碎的(de)(de)溫暖(nuan),被量化成每月的(de)(de)積分(fen),兌換成“峽谷活地圖”稱號或額外(wai)獎勵。
“冰棍1元、礦泉水2元、黃瓜2.5元……”,步道旁的木質價目牌被摩挲得發亮。這個讓游客驚呼“穿越回2015年”的價格體系,背后藏著商業邏輯的革新:景區不收商戶租金,只抽取10%營業額分成。
“要是每月收1萬租金,商戶早把錢加到商品里了。”陳騰乾翻開賬本,2024年景區內商戶平均月利潤達1.8萬元,比收租金模式高出30%。更絕的是“民生價格聽證會”——每月邀請游客代表、村民和商戶圍坐老槐樹下,礦泉水該賣1塊還是1塊5,由游客說了算。
排隊看不(bu)完、電瓶車坐不(bu)了(le)、手機掉水里……每當游客遇到(dao)其他(ta)問(wen)題,李(li)建(jian)倉在景區(qu)都會現場(chang)決策(ce)。“回(hui)到(dao)家都能退票(piao),只要(yao)尊重事實,你們(men)(men)不(bu)滿(man)意,我(wo)們(men)(men)就(jiu)退票(piao)。游客來了(le),消費(fei)也行,不(bu)消費(fei)也行,我(wo)們(men)(men)不(bu)強求(qiu)。我(wo)們(men)(men)追求(qiu)的就(jiu)是優質服務和(he)誠信經營。”李(li)建(jian)倉說,游客只要(yao)有要(yao)求(qiu),景區(qu)必須得滿(man)足和(he)兌現。
此外,景區還以三大舉措提質增效。標準化服務引入“晨會七步法”,確立132項標準,游客滿意度升至96.5%;創新“服務積分制”,培育12名“峽谷活地圖”。智慧化投入1500萬元,實現電子導覽、5G
全覆蓋,智能停車提效40%。深挖文化IP,打造沉浸式博物館、研學課,舉辦文化節,2024年網絡曝光超2.3億次。
突圍:不卷價格卷服務的流量密碼
當某景區因“66元一碗面”登上熱搜時,龍潭大峽谷的“1元冰棍”悄悄火了。
抖音上,#良心(xin)景區物價八年不漲#的(de)話題播放量突(tu)破2.3億次,點贊(zan)最高的(de)視頻里,游客(ke)舉(ju)著(zhu)價目牌對(dui)比:“某5A景區玉米15元,這兒3塊!”意外走紅的(de)背后,是(shi)景區用(yong)8年堅守織就的(de)信任網——2024年游客(ke)滿意度達(da)96.5%,省(sheng)外客(ke)源占比從重整前的(de)12%躍升至38%,最遠的(de)腳印(yin)來(lai)自黑(hei)龍江和海南。
數字是最忠實的見證者:破產重整前年接待量不足30萬人次,2025年4月剛過,數據已跳至43.94萬;旅游收入從2000萬級躍升至近億規模,周邊87家民宿、213戶農家樂如雨后春筍,2300多名村民端起“旅游碗”,戶均年增收4.2萬元。
每到周末,龍潭大峽谷景區外的“鄉村振興集市”熱鬧非凡,老鄉們的土蜂蜜、山核桃被游客搶購一空,年銷售額突破800萬元。
當別的景區在門票價格上做“算術題”時,這里用服務做乘法——1元的冰棍乘以百萬游客,得到的是億級的口碑流量;8年不漲的物價乘以真誠,算出的是“景美民富”的共同富裕公式。
龍(long)潭大(da)峽谷(gu)景區新媒體(ti)運(yun)營總監李榮夏介紹,今年“五(wu)一”期間,景區接待游(you)客9.6萬(wan)人次,同比增(zeng)(zeng)長23%,單日最高接待量(liang)達(da)2.3萬(wan)人次,創歷史峰(feng)值。此后,景區每(mei)天仍有(you)四(si)五(wu)千(qian)人的(de)客流量(liang),較去年同期有(you)明顯增(zeng)(zeng)長。目前(qian),景區服(fu)務口碑(bei)也(ye)逐步拓展省(sheng)(sheng)外市(shi)場,輻射周邊半(ban)徑(jing)300公(gong)里,省(sheng)(sheng)外市(shi)場增(zeng)(zeng)幅達(da)到30%以上。
巍巍黛眉山下,潺潺峽谷清流。
今日的龍潭大峽谷,正以“國企改革+生態文明+共同富裕”的創新實踐,書寫著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篇章。這里的一石一水,見證著從“破產重整”到“金山銀山”的蛻變之路;這里的歡聲笑語,訴說著“景美民富、主客共享”的溫暖故事。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,景區交出了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時代答卷。
龍潭大峽谷景(jing)區用(yong)(yong)實(shi)踐證明:最好的(de)文(wen)旅融合,從(cong)來(lai)不(bu)是(shi)鋼筋水(shui)泥(ni)的(de)堆砌,而是(shi)用(yong)(yong)人(ren)心焐(wu)熱山水(shui)的(de)溫度。